中醫體質辨識儀三種體質類型相關辨識及調養
中醫體質辨識儀對244例初診的進行中醫體質辨識,深入研究中醫體質與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氣郁質是最易引發乳腺癌的體質,濕熱質及氣郁質與孕激素受體(PR)表達相關,氣虛質、陽虛質及氣郁質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表達相關。
結果顯示中醫體質類型與0kuda 分期和 TNM 分期相關。如TNM分期中Ⅰ、Ⅱ期多以氣虛質、陽虛質為主,ⅢA期以氣虛質和濕熱質為主,ⅢB以上患者多為陽虛(郁)質、氣虛(郁)質,故認為Ⅰ、Ⅱ期患者應“虛則補之”,給予“健脾理氣”大法;ⅢA 期患者應“標本兼治”,以“健脾化濕”法,為并適當佐以清熱化濕藥物;ⅢB期以上患者久病傷腎,在健脾理氣法上應加用補腎陽藥物,對原發性肝癌患者的中醫診治及調護具有普遍意義。
中醫體質辨識儀發生與瘀血質、痰濕質、虛性體質三種主要體質類型相關,運用“化痰祛瘀”法可指導喉癌的臨床治療。
中醫體質辨識儀治術后患者行中醫體質辨識及調養,其余60例給予內科常規治療,結果顯示體質辨識-調養組的胃腸道功能、體質量變化情況及免疫學檢查結果均優于常規組。
對
中醫體質辨識儀前后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同時將進行化療的患者隨機分為中藥治療組和非中藥治療組,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在化療前最常見的偏頗體質類型是氣虛質、氣郁質和陰虛質,非中藥治療組化療中平和質較化療前有明顯的下降,且在各偏頗體質中陰虛質較化療前有上升趨勢,中藥組化療中各體質與化療前無明顯差異,說明輔助化療會影響乳腺癌患者的體質,加用中藥治療對輔助化療患者的體質有調節作用。
中醫體質辨識儀患者體質對消化道癥狀的影響,研究發現與惡心有相關性的體質有陽虛質、氣郁質、瘀血質和痰濕質;與嘔吐有關的體質有陽虛質、氣郁質;與腹瀉有關的體質有陽虛質、氣郁質。此研究為進一步通過中醫藥改善圍化療期患者的體質及化療后消化道反應的防治思路提供臨床依據。
3 小結
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體質學已經發展為一門新興學科,體質是決定個體差異、疾病易感、傳變預后的前提,是個體發病的基礎與條件。我們基于中醫體質學說,探討中醫體質類型與腫瘤的關系,辨別腫瘤高風險人群體質類型,依據中醫體質特征尋找發病規律并進行早期干預,是對中醫“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意義的實踐方法。同時,在惡性腫瘤的防治過程中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形成個性化診療方案,對改善患者的癥狀及預后具有積極指導意義,為腫瘤的防治提供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